新生儿究竟要不要喝水?
发布时间:[2025-07-26] 阅读:[30]次 作者:莱西暖心家政公司
暖心家政
时刻准备等你约
0532-58739843
喝水,看似简单,实则许多人都摸不着头脑。就拿我们的学习群来说,经常有姐妹对小宝宝喝水的问题充满疑惑:小婴儿需不需要喝水?喝多少?怎么喝?今天,就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宝宝喝水的那些事儿。
新生儿到底要不要喂水?
母乳喂养
美国儿科协会(AAP)明确指出:六个月以下的宝宝,除母乳或配方奶外,无需摄入其他液体,像水、果汁等都不需要。母乳中水分含量超 80%,极易被宝宝消化吸收。所以,只要宝宝奶量摄入充足,正常情况下基本不会缺水。
奶粉喂养
配方奶粉是参照母乳成分配比制作的,正常冲调后,水分含量同样在 80%以上,一般也无需额外喂水。不过,考虑到奶粉中的蛋白质和钙等成分高于母乳,可在两顿奶之间少量喂水。但具体喂水量并无标准,需依据宝宝实际情况酌情调整,比如按照 奶与水 100 : 20左右的比例喂水。
为什么说6个月以内的宝宝无需喝水?
前文提到,母乳水分含量高达 80%以上,奶粉只要按比例冲泡,也基本能满足宝宝每日对水分的需求。此外,6 个月以内的宝宝肾脏发育尚不完善,摄入过多水分,不仅会加重肾脏负担,还可能引发水中毒。即便宝宝稍有缺水,通过喝奶也能自行解决,所以一般无需额外补充水分。
需注意,“6 个月前无须喝水”并非绝对不能喝,意思是仅靠喝奶就能满足宝宝对水的需求,不必强迫宝宝饮水。当然,每次喂奶后喂一两口水,清洗口腔奶渍,这种做法是没问题的。所以,很多月嫂习惯给吃完奶的宝宝喂一两口水,并无不妥。
但人工喂养的宝宝最好喂水。人工喂养与母乳喂养存在差异,市面上销售的婴儿配方奶粉多以鲜牛奶为原料,经浓缩和喷雾干燥工艺加工制成。由于牛奶中蛋白质、矿物质的构成与母乳不同,相比母乳喂养的宝宝,人工喂养的宝宝代谢消化负担会有所增加,需要足够的水分才能将蛋白质、矿物质的代谢产物排出体外。因此,人工喂养的宝宝最好在两次喂奶之间喝一次水,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或宝宝出汗较多时,补充水分更是必要。
(给宝宝喂水时应把宝宝抱起,千万不要躺着喂,宝宝容易呛咳,有危险)
宝宝每天该喝多少水?
0 - 6个月
正常喂养且无任何疾病的宝宝,每日除了喝奶,母乳喂养的每次喂奶后可喂一两口水,宝宝不喝也无妨;配方奶喂养的在两次奶中间喝一次水,10ml 以内即可。若天气炎热、孩子出汗或室内干燥,无论是否母乳喂养,都要适量喂水。
6 - 12个月
奶和辅食中都含有水分,可根据宝宝情况和意愿,每日额外补充 100ml - 150ml的水分。
1岁以上
除去奶类、蔬菜、水果中所含的水分,1 - 3 岁幼儿每天需要直接饮用的水量大约为 600 - 1000ml。
以下5种情况需要酌情喝水
尿少、尿液发黄时
尿量和尿色是判断宝宝是否需要补水的参考依据之一。若尿色呈无色或淡黄色,表明宝宝体内水分充足,无需额外补水。若宝宝小便发黄、尿液减少,需根据情况喂宝宝喝奶或喝水,之后观察小便发黄现象是否改善。若喂奶、喂水后小便持续发黄,且伴有食欲不振、精神状态差的情况,则需就医检查具体原因。
注意:宝宝皮肤干、便秘并不一定意味着缺水。虽然缺水会引发便秘,但便秘原因多样,可能是纤维摄入不足、淀粉类或富含胶质的食物摄入过多,也可能是米糊、奶粉冲得过浓,导致钙、铁等微量元素摄入过多等。
出汗过多时
天气炎热、穿盖过多、长时间玩耍或哭闹,都会使宝宝大量出汗。此时,6 个月以下的宝宝可喂奶,6 个月以上的宝宝可选择喝奶或喝水。
剧烈呕吐时
当宝宝出现频繁呕吐或喷射性呕吐,除及时补充水分外,还需就医查找呕吐原因,以免延误疾病治疗。若宝宝呕吐情况不严重,精神状态影响不大、呕吐后能继续吃奶且体重增长良好,这种情况下一般不会出现急性失水,不必强行喂水。
发烧时
宝宝发烧时新陈代谢加快,体内水分易流失,需适量补充水分。这不仅能补充流失的水分,还能增加排汗、排尿次数,帮助身体散热。
急性腹泻时
宝宝腹泻期间,务必注意补充适量水分,以防脱水。因为严重脱水会损伤宝宝大脑和器官,甚至危及生命。若宝宝出现疲乏、烦躁不安、口渴、口唇干、眼窝轻度凹陷、皮肤无弹性、四肢凉、尿少等情况,说明宝宝已有轻度或中度脱水,需及时就医。
小贴士:宝宝生病时,不要强制其喝过量的水,凡事都要适度。长期过量饮水,会加重孩子肾脏负担。另外,喝水多了,奶量就会减少。而妈妈的乳汁分泌是根据孩子需求进行的,孩子喝奶少,乳汁分泌量自然下降,长此以往,既易导致孩子营养不良,也会打击宝妈母乳喂养的信心。

莱西市暖心家政提供 月嫂 育婴师 护工 保姆 钟点工 保洁等家政服务
电话 15165328162